CN
|
EN
实现科学碳目标有多难?
绿色伙伴计划

“科学碳目标倡议”(The Science Based Targets Initiative,SBTi)是由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CDP)、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和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UNGC)在2015年联合发起,与《巴黎协定》全球温控目标相衔接。加入倡议的企业需要设定碳目标,还要定期提交进展。2022年全球共有2151家企业的目标通过SBTi验证。这些企业的市值占全球总市值的35%。

 

科学碳目标不只是承诺

2018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警告称,全球变暖不得超过工业化前温度的1.5°C,以避免气候变化的灾难性影响。要实现1.5°C这一目标,温室气体排放量必须相比于2010年的基准年,在2030年前减半,到2050年降至净零。而2050年是目前科学碳目标承诺企业实现净零的最迟年份。

加入科学碳目标的第一步是向科学碳目标官网上提交承诺,承诺后,企业有24个月的时间,按照科学碳目标的要求制定科学碳目标,并提交给科学碳目标,包括短期与长期目标。而这只是加入SBTi的第一步比如,一个企业可以设置“以2021年为基准年,到2030年减少42%排放”的短期目标,而长期目标必须符合SBTi的净零标准,企业需要在2050年之前实现90%以上的碳减排。

提交承诺书后,企业需要在24个月内将目标交给SBTi验证。以前,未能按期提交目标、撤回承诺或是经营变更的企业,会被SBTi在后台除名,而新的政策是将其公之于众。

SBTi在2023年8月给全球121家企业和金融机构打上了“Commitment removed(承诺已移除)”的标签。移除的企业包括亚马逊、雅虎日本等100家国外企业,此举被认为“不讲情面”,亚马逊曾经是SBTi的核心赞助商,亚马逊CEO贝索斯成立的地球基金会,目前仍是SBTi的核心赞助商。其中有21家被SBTi移除的中国企业(包含香港企业和台湾),涵盖了物流、光伏、信息和通讯技术(ICT)等多种行业。

但是进行验证也是很多难度的,被移除后,亚马逊发布公告称,“为像亚马逊这样的大型企业制定适当的碳排放指南和实践方法十分复杂且需要时间,因此我们很难在规定时间内提交有实际意义并且科学准确的碳排放目标”。

 

范围3的供应链减碳是关键

很多行业的企业的排放量主要来自范围3,即企业价值链中产生的所有其他间接排放量。按照SBTi要求,每年姚线性减少2.5%的绝对排放量,难度很高。这可能是这些企业难以按时提交目标进行验证的原因。

范围3碳排放将企业的上下游间接排放分为15个类别,包括8项上游排放,外购商品与服务,资本商品,燃料与能源相关活动,上游运输与配送,运营中产生的废弃物,商务旅行,雇员通勤,上游资产租赁,7项下游排放,下游运输与配送,销售产品的加工,售出产品的使用,售出产品的报废与处理,下游资产租赁,特许经营,投资。15项价值链排放有个共同点,产生的排放都在企业的运营边界之外,或者说企业难以控制的领域。

目前成功“上岸”、得到SBTi认证的中国企业目前还非常少。根据公示,中国企业短中期碳目标得到认证的只有18家,其中包括京东物流、腾讯、隆基、百胜中国、瑞安房地产、龙腾光电等9家上市公司。长期目标得到认证的有联想集团1家。

在2022/23财年,联想集团成为中国首家通过科学碳目标倡议组织(SBTi)净零目标验证的高科技制造企业,并对范围3减排量做出明确承诺与详细披露。作为“链主”企业,联想集团启动了覆盖供应链上下游的范围3碳排放管理,在供应链脱碳减排领域发挥引领作用,有近半数的供应商承诺制定或已经制定了科学碳目标,较上一财年的28%实现大幅提升。同时,有公开可再生能源目标的供应商由上一财年的54%增长至72%。联想集团的长期目标是推动占采购额95%以上的供应商参与科学碳减排。

但另一方面来看,供应链的减碳难度是很大的。2023年6月26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IFRS)旗下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对外披露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第1号及第2号,首次规定企业需要披露范围3。但同时公布了一条过渡措施,ISSB提出,除非有明确证据证明企业披露的范围3温室气体排放缺乏依据或者出于恶意,否则不应将不准确的范围3温室气体排放披露视为欺诈性披露。

主要原因是供应链的复杂性,供应商包括一级供应商,二级供应商,甚至三级供应商,且供应商的关系并非线性,通常呈现的是网络状。对于一家企业而言,或许一级供应商能够保持稳定,但二级供应商往往会不断变化,更不用说三级供应商。这种复杂性导致不可控因素的出现,供应商提交的数据质量也无法保证,这客观阻止了范围3的精确测算。

 

“碳检视”是科学碳目标的基本前提

有专家认为,SBTi公开移除企业承诺也是一个积极信号,能够督促企业以更谨慎负责的态度提出目标,不能盲目承诺。无论是否加入SBTi,企业要完成自身的任何减碳目标,都要有清晰的“打卡”规划。

第一步是自查量化,摸清楚自己的碳排放情况,识别碳排放的主要来源。

第二步在碳盘查结果的基础上。企业有机会进行减排措施的规划、科学碳目标与净零目标的设定、碳信息的披露以及碳资产的管理。目前为止大部分的头部企业都已经做了,包括我们耳熟能详的BAT(百度、阿里、腾讯)、京东、抖音都做了碳中和总体规划。

第三步企业还需要对未来规划出可行的减排路径,比如说运营层面、供应链层面,应该怎么考虑去做减排。比如,科技公司最大的排放来自数据中心用电,可以把数据中心迁移到绿电供应充足的青海、宁夏等西部省份;消费品公司原材料消耗高,就把重心放在寻找替代材料上,有文具品牌就将可再生的回收材料作为笔杆的原材料;物流公司的核心就是减少运输工具的燃油排放,可以通过改变运输方式或人工智能优化路径缩短路程。